教学与研究

首页> 教学与研究> 教学资料>

别开生面的课堂——经数班的新生研讨课

发布时间:2021-01-18作者:刘亚林;编辑:王藜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创立最早的实验班。实验班着眼于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同学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经济学学习方法,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思维的转变,经济学院安排了杨瑞龙教授负责经数实验班的新生研讨课。杨老师别开生面的新生研讨课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经济学学习的大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 承光荣历史,育一流人才。

在第一二次课,杨瑞龙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与经数班的渊源,经数班的创立背景与光荣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现代经济学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经济学研究中开始重视数学,统计学和数据科学等数理分析和定量分析技术,世界一流经济学教育也要求注重培养经济学思维训练和数学分析能力。而经数班在中国的现代经济学发展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创立以来实验班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的毕业生,目前已经在经济学界逐渐崭露头角。

杨瑞龙老师反复向同学们强调说:尽管现在的实验班形式各种各样,但经济学——数学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始终是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让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在国际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二)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

杨瑞龙老师历年担任经数班新生研讨课的老师,对经数班同学们往年情况比较熟悉。他就以往容易出现的一些学习上困难向同学们进行了建议与指导。杨老师说:经数班每年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数学分析这门课对很多经数班新生都是一场挑战。杨老师耐心地询问了同学们数学学习状况。结合往年经验,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班级内建立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数学问题;向师兄师姐询问学习建议等等。同时杨瑞龙老师还提醒同学们数学固然关键,但也不能把时间过多地投入数学中,要找到经济学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平衡。

(三)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杨老师还对当下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着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当前主流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又没有办法全面地解释中国发展奇迹。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更多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具有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优势与责任。杨瑞龙老师勉励同学们扎根中国大地,认真研究中国国情,为新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形式多样,别开生面。

与上课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不同。每一次新生研讨课上,杨老师更多地都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就学习上的困难提出方法与建议。不仅如此,研讨课上还有更多的形式:如杨老师邀请经数毕业的张雨潇师姐向同学讲述她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与她自身的学习经历。杨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外出聚餐来增进与同学们之间的熟悉程度与感情。

每一次研讨课,对于同学们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研讨课上,同学们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增进了对经济学的了解,也掌握了面对未来学习上困难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

在杨瑞龙教授的新生研讨课上,我们了解了经济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怎么学好经济学,并且通过了解经济学的历史,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经济学科的魅力,不愧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舒方宇

新生研讨课让我受益颇多。杨老师作为经院的前院长和经数实验班的创始人之一,对经数班的培养模式和发展目标都是十分了解,并为我们全方位分析了作为经院人、经数人在大学四年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该作何抉择,更令人欣喜的是杨老师还为我们请来了之前经数班毕业的师姐为我们就大学学习生活指点迷津,让我收获许多宝贵的经验。亲切大方的杨老师还请我们全班同学聚餐,收获一段难忘宝贵的回忆!

——胡巧巧

跟随杨老师的脚步,我们一同徜徉经济学的汪洋大海,仰望学术之巅、俯察社会民情;研讨课上详尽的学术指导、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第一线的学术动态,让我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对未来学业生涯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规划,同时通过学姐的经验分享和老师的提醒,我们能及时调整当前学习方法和心态,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人大经济学院人才辈出,我们也将追寻前辈的足迹,在老师和学长学姐引导和帮助下开辟自己的未来道路。

——张昊睿

新生研讨课帮助我了解了大学,定位了自己,明确了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培养独立能力,独立人格,如何安排以后的学习等内容让我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为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确定了好的开端。

——王晓涵

新生研讨课上杨老师风趣幽默的谈吐,横贯中西的授课,极大的提高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拓宽了我在经济学上的视野。课堂中的内容虽不能充分吸收,但依旧醍醐灌顶,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大抵如此。希望经由这段课程,自己能在经济学方面有所提升,有所增进。

——黎睿

在几次的新生研讨课之中,杨瑞龙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经数班的历史传承并且反复向我们强调了掌握扎实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我们体会到他对我们的温暖关怀和殷切希望,也更加明白作为经数学子的重任,将来我也将更加努力,争取成为优秀的经数班毕业生。

——巩一祎

为了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学校派杨瑞龙教授为我们上新生研讨课。杨教授的课生动幽默,让我们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时还为我们揭示了数学对经济学的重要性。非常感谢杨教授的热情帮助,我们一定会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路嘉睿

在杨瑞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学习经济学,宽口径厚基础的意义。在经济学这个专业里,我们学习到的是扎扎实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因此,我们更需要努力在学好微观经济学,为未来对社会做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怡昊

我们班的新生研讨课由杨瑞龙教授担任导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这门课上了解了经数班的历史和发展,探究了经济学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听取了经数学姐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建议,体验了聚餐时大家在一起的其乐融融……新生研讨课是为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准备的入门指引,引导着我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也更好地融入经数这个大家庭中。

——翁晨影

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我对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以及数学对经济学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懂得了既要学好西方经济学,也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杨老师的新生研讨课令我收获颇丰,更体会到了老师对实验班的深厚感情,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魏羿晖

刚进经数班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到不适应,尤其是数学上的困难让我无暇顾及经济,对如何学好经济学也感到十分迷茫,好在杨瑞龙教授在新生研讨课上为我们点拨教导了一番,让我对前方更加清晰明了,坚定前行的步伐。

——李若曦

在新生研讨课上,杨瑞龙教授与我们共同探讨怎样学好经济学,跟我们讲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细心耐心的询问我们进入大学学习一来遇到的学习上的问题与疑惑,并请我们的师姐来针对我们的问题给出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除此之外,杨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经数班的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校对于双学位实验班的重视。最后我们还一起聚餐,欢乐温暖的氛围后是学校、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是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深厚感情。很感谢学校开设了这门特别的课程,从中我受益匪浅。

——张婕

第一次上课时,我还不知道这堂课的有什么内容,但立刻就被杨瑞龙老师幽默的谈吐和激情四射的话语折服,得知他就是创办经数班的前任院长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没有想到我这么早,可以聆听学术大师的讲话,可以成为人大实验班开创者的学生,而杨老师没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地与我们聊天,询问我们的现况,并为我们解决苦恼,提出学习小组等共同学习的指导。同时,我们通过他的讲述,深刻明白了为什么需要同时学习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为什么需要学习高要求的数学。我非常感激杨老师的付出,喜欢杨老师授课的风格,更感到自己能成为老师的学生而感到幸运。

——石东晓

第一节新生研讨课上,杨瑞龙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经济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立的原因及历程。2002年前后,杨老师意识到扎实的数学功底对于更深层次的经济学有这不可小觑的作用,于是创立的经数实验班,旨在培养同时掌握前沿经济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的人才。从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并坚定了同时学好经济学与数学的信念。

——吴坤燕

来经数班之前,我其实并不知道经数班的创立背景。经过杨老师的新生研讨课,使我更加坚定我当时的选择。通过研讨课我更加体会到了专业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这激励着我在以后的道路上迎难而上,越走越远。

——刘亚林

第三节新生研讨课,杨老师和我们聊到了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我受益匪浅。在此之前,我并不能很好地分清楚这二者,这次的新生研讨课相当于对上课内容的补充。杨老师详细地从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向我们展示了政治经济学的全景。杨老师同时用发展的眼光,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走自己的特色道路,中国需要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结合,创立中国经济学体系。同学们由此对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胡皓

第三次研讨课,杨老师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不同方向,而大家也更加清晰地明白了作为一名经济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的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发,领悟经济学的原理,才能将自己的学识投入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当中。同样,杨老师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从中文,历史转到经济的过程。向我们讲述自己的伤痕文学的梦想,也再一次与老师拉近了距离。

——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