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学术活动>

文献研讨之宏观组(二)

发布时间:2021-01-17作者:张兆洋;编辑:邓扬义     

指导老师:陈伟泽老师

时间:2020年11月18日下午

文献:Kydland&Prescott(1982):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文献内容:在解释总量波动时对生产性资本需要多期积累的假设是关键的,并由此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均衡增长模型,对其结构及稳态进行了说明。

首先由18级经数实验班的张兆洋同学对全文进行了梳理,简要介绍了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同时对文章的几个部分进行了概括和解释,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

本文的背景是基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BC)下引入一个新的机制来解释模型矩与实际矩的“不匹配”,这里的“匹配”程度在文中表现为方差的形式。Kydland Prescott模型被用来解释许多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变动、实际产出与其他序列之间的共变特征以及产出的自变特征,很好地拟合了战后美国的经济季度数据。对于该模型而言,关键的假设在于新建生产性资本需要花费多期时间(more than one time period is requir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roductive capital),且效用函数是非时间可分(non-time-separable)的,进而允许了更大的跨期闲暇替代。

文章第一部分是对传统总投资技术设定的批判,包括新古典技术和单一资本品调整成本技术。图1是投资品和消费品的转换曲线,图2是h(qt)。如果把图2当做供给曲线,那么,这意味着短期和长期供给弹性相等。经济学家显然不会同意这一点。短期更低,长期更高。

然后通过技术、偏好、信息结构和均衡四方面提出了该模型的约束条件,即:

最后是对模型及理论的检验和校准。对文章的总结是,本文最大亮点就是讨论了置备资本的时间(time to build),新资本品需要多期来建造,且只有完成的资本品才是生产性资本的一部分。这个设定是对原来的技术模型的突破,是使得模型能非常好地拟合美国战后经济的关键之一。而引入更多种类型的资本,对技术冲击做更复杂、更符合现实的考查,对其它外生变量的考量,比如来自经济政策、货币、财政政策的冲击等等,则都是对于文章的可能的扩展。

主讲部分结束后,同学们就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想和疑问进行了积极的讨论,陈老师在此过程中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也讲述了很多与文献相关的故事和知识等。同学们的观点首先是对于数据的怀疑,源自本文中对美国战后数据的运用,进而提到在平常写论文的过程中对数据运用准确性的疑问。

何智超同学结合这学期所学的经济学流派课程,对文章引申出的不同经济流派进行介绍;陈诺、唐英涵同学对陈老师上次研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即波动是否属于均衡?影响波动的因素又有哪些?他们的观点是波动属于均衡,但属于一种无效的均衡,而均衡价格等因素都会对波动产生影响;罗陕缘同学针对文中所认为是波动根源的技术冲击提出问题,既然经济繁荣,技术会随之发展,那么技术会不会随着经济衰退而倒退?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为什么K&P模型中并没有考虑货币政策对波动的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和疑问,陈老师都一一做了详细的点评和回答,在丰富的举例和讲述中将较为晦涩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而此次研讨会不同于上一次,采用了“围桌而坐”的讨论形式,使整个学习研讨氛围更加浓厚,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