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学术活动>

文献研讨之“政经两史”组(一)

发布时间:2021-01-17作者:姚欣铭;编辑:邓扬义     

时间:2020.11.21  14:00-16:45

地点:明德国际楼0306

指导老师:陈伟凯老师

主讲同学:

姚欣铭《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 Walrasian, Neo-Hobbesian, and Marxian Models

周佳元《工人力量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参与同学:李长昊,施尧恩


姚欣铭同学的展示

1、三类模型的对比

一般均衡理论——单纯考察市场交换,生产过程只抽象为可行技术集内部的选择,不考虑生产过程内部的细节,遭受“生产过程黑箱”的批评

新制度学派——主张无监督管理的生产过程会出现“搭便车”问题,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关系、劳资关系才是分析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参与者关系的关键线索

2、马克思主义劳动榨取模型构建最主要的数学部分

· 考虑阶级关系的必要性

①劳动力≠劳动,在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中不是同一个参数

②规模效应

③协作劳动的存在及其能够影响工人行为的性质

· 模型建立前,根据现实情况抽象出重要的两条公理

①资本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除工资之外的利益冲突

②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贯彻自己力量的措施,对自己有成本,对工人能够造成损失

· 推导劳动榨取函数时,相比于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生产函数形式相同,成本函数结构也相似,但劳动要素的单位成本与监督成本投入和劳动榨取函数有关

3、利用带有劳动榨取函数的竞争环境下生产过程模型推导出关键结论

1)产业后备军存在的必然性

劳动力市场在均衡状态下无法出清,故而长期存在产业后备军。劳动力市场无法出清,或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状况,在数学上表现为失业成本不等于零。最大化过程的推论和公理一的前提,能够保证失业成本为零在该模型内数学上无法成立;并且公理一与实现充分就业的需求管理政策直接矛盾。

2)技术选择的非中性

为了控制工人,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未必与技术效率最大化相一致。自马克思以来,已有的大量关于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已经说明,单位劳动小时对应投入资本的增加,在历史上同时伴随着生产中更为发达的机器体系的应用,也就增加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程度。在模型中则反映为,单位劳动小时的资本投入x的目标能够使得资本的监督行为观察到劳动者的概率提升。从而,考虑了劳动榨取函数的利润最大化,相对于单纯由技术条件决定的产出最大化,一定存在扭曲。

3)对工人的歧视与分化

引入衡量工人团结程度的变量u,雇主的收入不平等策略将导致u的下降。变量u在实际中具体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第一,更团结的工人拒绝打工友小报告,这可能使监督成本提高;第二,更团结的一群工人在工友被雇主不公平对待时,可能集体降低工作强度、停止工作甚至罢工;第三,更团结的工人倾向于在分歧产生时,以一个整体向资方提出交涉,这将降低资本的谈判能力。而u的下降,在模型中将通过影响工人被观测的概率和被观察到偷懒行为后的失业概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提升工人愿意付出的劳动强度。

4、新制度学派模型与马克思主义模型的区别

两个学派对生产过程的看法在数学模型的形式上是高度类似的;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如何在经济学意义上理解生产过程的本质。按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榨取模型,无非是“搭便车”问题披上了一层“阶级矛盾”的外衣。监管是对人类懒惰本性的控制,是一种“必要之恶”;劳动榨取函数与效用函数一样纯粹是外生决定的。但即使承认外生性,也未必能够在数学上得到监管与产量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的结论。而如果放弃劳动榨取函数外生性,认为该函数可能内生于生产过程的构建,可能得到更符合现实的结论。民主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丰富实践,说明将生产过程的制度环境(决策的民主程度、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等)纳入劳动榨取函数的自变量当中是存在合理性的。

5、结论

本篇文章的主要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过程组织、协作劳动、资本对劳动的技术控制与官僚控制、产业后备军等重大主题的一些主要观点成功地模型化,并统合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本文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其他学派经济学家的思维交流。

6、提问环节

李长昊——

Q1:工人合作社的情况是不是该模型的单纯劳资角色转换?

A1:新制度学派的某些模型中可以这样认为;但马克思主义会认为这样的观点是荒谬的。这其实也是文章第五部分所强调的,生产过程具体组织方式有可能影响工人的行为方式与企业的绩效;将所有权结构变化视为单纯的劳资角色转化是没有道理的。

Q2:工会的存在会提升最低工资,使得工人在第二期无法以相同概率找到工作。这样一来,模型中第二期工人找到新工作的概率j应该是与失业成本相关的,为什么会被假设为外生参数呢?

A2:在模型的构建阶段,实际上并没有将该模型与全社会的非自愿失业率这样的宏观变量联系在一起。本文研究的是竞争条件下的假设,对单独的一个工人而言,他与资本的博弈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周佳元同学的展示

1、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速下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标准化产品的产能过剩是长期困扰全球资本积累体系的问题。简单重复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通过削弱工人力量来恢复利润的方法,被验证是短视而有危害的。因此作者希望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寻找新的出路。

2)理论基础——在过往的研究中,资本深化与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作者观察到,资本技术构成与劳动生产率变动不完全同步;同时作者注意到,中国经济的转折时点,恰巧对应着中国改革过程中就业关系加速向市场化与灵活化转变,提出劳动与资本相对力量的变化可能对劳动人均产出产生影响。

2、行文逻辑

1)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考察工人力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工人力量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冲突性”和“合作性”,工人力量与利润率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

2)构建代表中国工人力量变化的指标,勾勒改革进程中工人力量变化的轨迹。指标选取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并用计量方法检验。

3)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劳工力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所构建的指标,可以得出改革以来工人力量下降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根据利润率变化,可将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分为四阶段,并考察相应阶段的工人力量。

3、结论

根据历史检验与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改善、劳动关系的和谐化、扩大内需市场,并促使劳动生产率提升,打破超剥削,走向更为可持续的增长。

4、提问环节

李长昊——

从资本家控股到工人合作社的转变,单单靠市场力量会存在极大阻力,那么信贷与金融的发展能否对这一转变有促进作用?具体过程是:工人借钱购买资本家的股份,然后用利润来逐渐还借的钱。

老师解答:既然有投资获利的机会,那么较之先借给工人,银行如果直接投资给资本家,就能获取更高的利息。


陈伟凯老师的点评

两位同学的展示都可称得上准备充分,又经过提问环节,内容上无需过多补充。

关于展示的技术细节,提出三点建议:

1PPT文字过多,出现念PPT的现象。PPT上大量文字的存在本身,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展示图表时,应先解释横轴纵轴等基本内容,便于观众迅速理解。

3、重要部分放开头,启示心得放结尾,有利于听众的收获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