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内容//中国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系列讲座第五讲
发布时间:2021-05-18作者:孟庆伍;编辑:邓扬义2021年5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中国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系列讲座”在明德主楼729会议室如期进行,本场是系列讲座的第五讲,主讲嘉宾为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文科资深讲席教授,著名发展学家、扶贫专家李小云教授,讲座主题为“从调查研究到实践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拓展”。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周文老师主持,经济学院齐昊老师,20级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全体同学,以及其他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四十余人现场参加讲座。同时,来自众多高校的八百多名同学、老师在线参与讲座。
李小云教授首先对本次讲座内容予以说明。讲座立足于李教授个人在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六年扶贫的经验、反思与总结,所述内容暂时还是一个存在争议、不完全成熟的新领域,李教授称其为“实践研究”,并将其视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拓展。
讲座进入正题后,李教授先从社会科学研究共性及其经典范式谈起。他区分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指出社会科学背后的社会理论构建,其目的是为社会世界赋予意义,所有的研究及其方法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遵循着“事件——学术资源——问题——理论”这一路径,即某个研究主体注意到了某个社会事件,利用学术体系中的各种理论及研究工具等学术资源,昭示、解释、阐明该事件背后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最终形成体系化的理论。社会理论的框架构成包括三个基本元素: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论。本体论即对社会问题的本质认识,认识论即主体是通过何种方式或应该用哪种方式才能准确认识到客体对象,实践论是主体如何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李教授认为,不同的本体论延伸出不同的认识论:如果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其方法论就是描述性与说明性的,在这一方法下,研究者的介入和评判是造成研究误差的潜在因素。如果认为世界是精神的,其方法论就是解释性与批判性的,因为精神展现的过程是无法被描述的,只可被阐释,而在阐释过程中必然有反思、推理与批判。与此相关,就形成了两个研究范式,一是经验主义研究,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研究者要去观察世界并进行实证研究;一是理性主义研究,认为知识来源于思维,研究者要去解释、分析、反思、推理,这是一种社会哲学的方法,并不必然基于数据或实践。
随后李教授探讨了学界的研究传统与现状,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直都处在实证主义与社会哲学的二元范式争议中,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一直将社会作为第二自然,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种基于调查研究形成的实证研究、民族志研究,统治了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的认识,以至于没有数据、没有民族志就认识不了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界形成的行动研究,虽然突破了研究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界限,但是行动研究依旧把社会看作研究的一个客体,而不是一个生命体,这是它的局限。经典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一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所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其所建构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差异,这个挑战一直都是存在的。
针对这一问题,李教授结合自身的扶贫经验提出了“实践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倡导的实践社会科学方法,力图从方法论的角度突破传统范式,探索研究者和社会的双重能动性,探索如何更真实地呈现社会过程的动态变化。实践社会科学方法的关键在于,它把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结合在一起,研究者不再是采集数据的旁观者,而是一个社会行动者。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革命,必然会面对相当多的关于方法、研究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李教授指出,一般意义上的实践社会科学,不同于经典的社会研究思路,即设定假设再去验证,或者用理论来阐释分析社会,而是基于现实的经验或东西来验证理论,比如黄宗智先生不断倡导的实践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李教授认为,中国的现实与西方理论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不能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例如,中国经济不是完全基于市场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实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这在西方模式里是没有的。经典社会研究方法中建构性和真实性断层问题的核心在于,研究主体和社会世界主体是分离的,研究主体仍然是一个观察者、说明者,而非参与者。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仍然具有不同的权力关系,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意义上的实践社会研究也是避免不了的。
不同于此,李教授主张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征是研究者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再仅仅是一个不施加影响的中性角色,更主要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能动者,具有能动性,与研究对象平行进入到社会生活世界中,研究者的理论知识、权力、影响力与研究对象交互。因此,这种研究是非规范性的,不同于有章可循的研究,即做访谈、做数据分析、做模型等。这种研究没有规律可循,具有很强的行动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伦理偏差,非常难把握。
接下来李教授结合自身在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的六年扶贫工作,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探索实践社会科学的过程。李教授首先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河边村进行了“诊断”,以判断该村庄的贫困状况,通过分析发现河边村处于结构性的贫困陷阱。接着通过数据推演,用实证数据得出实践景观,发现必须给予村庄扶贫干预,否则当地无法如期实现脱贫。与此同时,李教授强调,研究者更要基于社会哲学方法的推理,来认识河边村的贫困和扶贫问题。河边村的贫困人口不是统计上福利缺失的个体,而是生活在传统乡村社会的成员,每个贫困人口都与乡村里的成员通过亲缘和地缘关系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乡村社会,这种传统乡村的社会关系本身就生产着贫困。从这个意义上讲,外部福利的导入,可能会紊乱乡村社会由自身乡土福利制度维系的社会价值,给乡村扶贫增加了复杂性和艰难性。
最后,李教授对实践社会科学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他指出,实践社会科学的核心是回答由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研究者作为社会行动者进入到社会实践的场域,基于自身的实践的反思到理论再到实践是实践社会科学方法的核心。在今天的理性主义社会中,社会实践越来越基于知识和技术,政策和市场对于社会的形塑是空前的,教育的普及使得社会越来越知识化,社会实践不再是传统的行动,而是越来越理性化。当社会越来越理性化的时候,社会实践就不再仅仅是实践,而成为一种社会科学。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行动者,本身就是社会科学家,每个人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既是能动者,又是创造者。将社会实践纳入到社会科学范畴,意味着社会科学的赋权,不要把社会科学看作是理论研究者的专利,每个人都是社会科学家,每个人的社会实践都是科学的过程,正因如此,才会有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这样的新范式。
在讲座后半段,线上线下的同学积极援疑质理,李教授亲切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