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学术活动>

拔尖基地2021-2022秋季学期读书会系列报道——杨斌老师组

发布时间:2022-07-25作者:姚欣铭;编辑:邓扬义     

指导教师:杨斌老师

阅读书目: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

研究生助教:姚欣铭

一、基本情况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1-2022秋季学期读书会杨斌老师组的阅读书目为《哲学·科学·常识》,这本书兼具思想性与通识性,在中文世界的哲学著作中属于难得的作品。全书主要从思想观念演进的角度,多方面描述了“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接过“构建整体世界观”这一任务的过程。阅读本书有利于拓宽眼界,从认识论的角度思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认识不同经济学学派间方法论的差异,不至于使视角完全限制在专业观点之内,还有助于同学们认识人生、认识世界。

本组读书活动的形式为“阅读-展示-讨论”,在11至12月期间共活动三次,每次活动供展示和讨论的内容占全书约三分之一篇幅,要求在活动开始前完成相关章节阅读。

二、读书过程

第一次活动讨论导论至第二章。

谭翔同学介绍了导论中关于科学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区别,认为建构主义一方面“期待通过科学的发展证明科学本身是错的”,这缺乏充分理由;另一方面意味着传统中的学者会对某些特定的科学研究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一定程度上又会促进人类认识的进步。谭同学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李约瑟问题与西方特殊性、读历史的意义、“使用科学定理做出道德主张”的正确性问题等。

肖磊同学从第一章中提炼出“感应→理性→理论→哲学→科学”这一认知形态线性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他在对每一种认知形态的解说中,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范例,说明了“哲学-科学”的产生是一个将理论寻求整体解释,理论和经验并重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认知形态。

张桂森同学以第二章内容说明了古希腊天学与哥白尼革命的本质不同。从哥白尼开始,科学发生了转向:新思想家不再像古希腊天学那样,在既有理解上修修补补以试图“拯救现象”,而是直接提出新的理论。

image.png

第二次活动讨论第三至四章。

张凯歌同学详述了“近代科学的兴起”所涵盖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仪器制造、立实验为真理标准、数学-实验方法等思想上的变化,以及学术沙龙、学术期刊等科学研究活动形式的新变化。总的来说,近代科学是人类认识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自此,西方古代的哲学-科学传统中的两大成分即哲学和科学分离开来,思想的科学发展再也不可逆转。杨老师和同学们就“近代科学的独立对哲学是否存在反向影响”和“数学语言当中实体是否存在”展开热烈讨论。

刘坤源同学将第四章主线概括为:从依赖经验,到依赖观察,再到有设计的实验的演进;这个过程中经验的主体性成分被清理得越来越干净,而通过实验获得的事实总量则迅速膨胀。

image.png

第三次活动讨论第五至八章。

戴牧野同学指出,第五章以“科学概念”为题,关注的主要是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区分。日常概念像经验一样相互交织、呼应,科学概念以理论为基准,因理论而产生,界限分明。固然也有科学语汇从日常语汇中转变而来,但这些语汇仍然服从理论需要,甚至可能和原来的自然概念相冲突。最终,科学的探究过程形成了使用科学概念的一种亚语言。

对本章内容,杨斌老师指点道:经济学无法进行自然科学重复试验,才导致科学概念体系的营造存在不同的方案。现在如果要研究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经济学,也许先要就“经济学是什么”形成统一的认识或者严密的概念,不同理论传统的争论其实受到不同概念定义的影响。

方至成同学介绍第六章“数学化”。数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的抽象概念之一,使人产生对于无法触及的、有深度的“原因”的想象。然而数的这种特性在感应世界与科学世界演化出完全不同的认知形态。在感应占主导的古代,数的思想以数运的形态出现,依赖于现象的相似或同构。反过来,近代科学当中,数学逐渐取代思辨,开始被认为是探求自然世界最正当的唯一途径,而非单纯操作性的工具。这样的推理,造就了对世界数学化、技术性的理解方式。方同学认为,数理方法的应用本来应当具有质疑的精神,但数理方法在各个学科中的扩散,反而使人不敢质疑使用了数理方法的研究,无论其研究结论如何,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杨老师认为,数学的大量使用极大扩展了科学能够研究的领域,并解决了很多哲学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涉及到关于哲学本原的一些问题,却是数学所不能涉及的,虽然我们可以预见,现在乃至将来数学的占比会不断扩大,但是哲学仍然有大量的问题等待解决。

杜睿涵同学介绍第七章“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自然哲学研究必须同形而上学原理相联系,寻求与经验相符合的自然理解;实证科学正好相反,只需要符合经验的技术性理解,广泛使用数理描述,不具备自然理解的所谓“隐秘原理”也是可接受的。这并不意味着实证科学必然流于操作主义。实证科学仍面对实在论问题,这是依托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在环环相扣的推理中渐渐日益抽象、远离直接经验世界的后果。

张桂森同学介绍第八章。作为全书的结尾,本章的关注点从哲学-科学传统中分离出近现代科学的过程,转向分离后剩下的另一部分。事实上,近代科学从哲学-科学传统中的分离,只带走了“为外部世界提供统一解释”的任务;但与人的认知活动或主观判断本身相关的内容,例如概念形成的方式、语言与思考的方式,则是科学暂时无能为力,并且可能永远都无能为力的。在科学独立之后,哲学也应主动与实证科学的思想方式撇清关系,以“为道日损”的方式,“使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怎样理解世界的,从而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

三、心得体会

 在读书时,因为是非专业的学生,所以读起来非常吃力,虽然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非常复杂,但是理解其实还不是很到位,自己也要做讲解,正巧当时在看一部动漫,我就结合了里面的道家思想,从中得到了启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哲学,哲学又如何而来。

——刘坤源

《哲学·科学·常识》加深了我对哲学、科学和常识之间关系的了解。人类最开始拥有常识,并利用常识去解释一些事物,但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人们又会使用感应思维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发展成为古代的哲学。而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们逐渐从感应思维和经验中脱离出来,用一个全新的思维方法和概念来理解世界——这就是科学,科学的概念是数字化、抽象化的内容,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本质。

——张凯歌

这本书更多不是告诉我们那些深入的哲学流派、哲学观点,更多是是对哲学本质的一种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从中看到了哲学的滥觞,看到了哲学从常识中来,常识是已知,哲学则是一个系统,一个能统揽全局,解释一切的常识,但当科学的手插足哲学领域,从对一个点的冲击到对整个体系的冲击,都是这样一个科学带来的后果,挤压哲学的生存空间,但是哲学也不是束手无策的,哲学更多的已经深入到我们身边。

——张桂森

读《哲学·科学·常识》一书,对科学的起源、哲学的历史、常识的发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之中,读者也跟着思考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它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作者不仅是在介绍知识,更是在尝试敲响警钟,不是说科学不是真理,但科学未必都是真理,如果科学排除了人的情感而发展,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追求科学进步的时候,我们的心何处安放?作者尝试着在这一整段历史的回溯中,对这个科学盛行的时代进行一些反思。

——谭翔

四、读书会体会

 对本学期的三次读书活动,杨斌老师认为,同学们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在精细理解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大部分同学还能够做出自己的阐释乃至扩展,体现了投入其中的思考,值得鼓励。杨老师还推荐了《最美的哲学史》《何为良好生活》《走出唯一真理观》《数学与命运》等书目,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扩大阅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