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学术活动>

文献研讨之微观组

发布时间:2021-01-17作者:季圆;编辑:邓扬义     

指导老师:孙文凯老师

所选文献:“Missing Women and the Price of Tea in China: The Effect of Sex-Specific Earnings on Sex Imbalance”, Nancy Qia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ume 123, Issue 3, August 2008, Pages 1251–1285.

主讲同学:季圆


一、季圆同学的展示

1.本文的结论:

* 无论是性别失衡还是教育投资,都会在短期内对与性别有关的收人变化作出反应。

* 单纯的收入增长对性别比没有影响。

* 男性收入不变,女性收入增加,导致女孩存活率增加;女性收入不变时,男性收入增加,导致女孩存活率下降。

* 母亲收入增加,所有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上升。父亲收入增加,导致女孩受教育水平下降,男孩受教育水平没有变化。

2.本文的理论模型说明女性收入提高,一方面会提高女性的相对收入(提高女性的讨价还价能力),另一方面会提高女孩未来的收入回报。从而导致女孩存活率的提高,并解决性别失衡问题。

3.本文新的视角:选择茶叶,考虑对于女性收入的直接作用。


4.研究思路:

* 本文估计茶叶相对价值提高对性别比的影响,先估计了在男性收人不变的条件下,成年女性收入提高对性别比的影响。接着,通过估计果园相对价值的提高对性别比的影响,又估计了在成年女性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成年男性收入提高对性别比的影响。然后,在不改变家庭内男女成员相对收入比例的条件下,通过估计一些性别中性的经济作物相对价值提高对性别比的影响,揭示家庭总收入增加的影响。

*将这三种估计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在家庭总收入提高的条件下,把特定性别的(相对)收入增加效应区分出来。

*最后,通过采用同样的方法来估计受教育状况,能够将总收入增加与相对收入增加分别对男孩与女孩接受教育的影响估计出来。


二、孙文凯老师的点评

1.基于论文,老师详细讲解了Difference-in-Difference(双重差分,准实验方法,基础方法)的逻辑方法,选取对照组与控制组,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实现。

2.总结本文,验证茶叶对于女性收入提高的趋势性变化。

3.推荐了赵西亮《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学习。

4.孙老师指出,本文选题非常重要,研究的是中国非常现实的问题,性别比例失衡是很多国家存在的重要问题(例如,性别比例失衡加剧导致农村地区彩礼的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导致储蓄的增加)。此外,本文非作者一日之功,其详细的背景论述过程可见一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积累。本文将理论和实证结合,讨论的比较充分,引导了之后的很多研究。


5b0615850767485b8ed3a65ae6edce61.png

三、师生问答环节

Q:什么时候需要理论模型?

A:老师指出,现在很多理论模型可以通过直观简单的语言进行说明,大多数都是实证分析。但这绝不是说理论模型不重要,复杂问题和多种假说时,是需要利用理论模型的,对于一个并不直观的现象,使用理论模型使其清晰是有必要的。老师结合其自身经历,利用理论模型来说明婚姻匹配问题(双独二孩政策),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

Q:怎么理解双重差分方法消除了改革前后因素带来的影响?

A:老师指出,本文背景介绍非常详细,论证了理论与实证模型的合理性。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人口限制以及低比例的雇佣率,特别的历史时间数据非常适合本文的研究,使得理论与实际分析比较干净。同时作者也通过对比少数民族来检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验证其并不影响交叉项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