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学术活动>

中特班科研分享会.docx

发布时间:2022-07-26作者:     

一、前言

中特班的同学不仅应该走向社会,直面现实问题,还应该从繁杂的社会现实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总结归纳出符合社会现实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因而,了解一定的科研常识,尝试进行一次科研活动是同学们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色彩。那么,科研是什么?怎样进行科研?科研的目的与形式又是什么?为了帮助同学们对科研有更多的了解,并能够进行更加切实的科研规划,21级中特经实验班在范欣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邀请到了陈晓萌师姐、叶星佑师兄、何宁致师姐、江炫辰师兄和陈泽宇师兄为同学们进行他们从事的科研的相关分享。

二、分享会

陈晓萌师姐帮助同学们理清了如下的四个问题:应不应该做研究、如何写论文、如何申请offer、如何做实验。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晓萌师姐第一个给同学们做分享一样,其分享的主要目的也是帮我们理清思路——做科研应该怎么开始,或者说,教会我们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搞科研的方法。除此以外,晓萌师姐还向我们介绍了做科研需要用到的软件,相信同学们听了晓萌师姐的分享后一定受益匪浅,对于科研这条道路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框架。

叶星佑师兄首先开宗明义地告诉同学们: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科研!即使大家都很聪明,但每个人仍然有各自的道路。其次,师兄向我们介绍了开启科研之路的两个钥匙——Independent Study和Research Assistant,即独立研究和科研助理两条道路,并辨证分析了二者的优劣。同时,师兄也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小建议,譬如“直接向老师问有价值的问题,多交流多沟通”,“不要着急发文,找老师多润色多修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的学术能力,还可以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效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同学们在名师的指点下获得更大的进步。

何宁致师姐向同学们介绍了她做科研的实地经历与切身体会,为同学们以后亲自参与科研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宁致学姐大一做的社会实践比较多,所以着重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问题!大一期间同学们的课业压力虽然不大,但是课外活动很多。学会做好时间管理,平均分配好课业和活动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以外,由于同学们还在大一,所以试错的成本非常低,宁致师姐告诉同学们不要怕试错,多尝试多挑战,但要学会及时止损。当发现一条路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及时收手赶紧退出是最好的选择,没有必要强迫自己。


江炫辰师兄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告诉同学们“数学够用就好,不必求难,也不用怀疑自己”的道理。所谓“一定要了解自己,然后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学们不用追求太高的山峰,太深的海洋,只要追求自己能做到的极限就是最好的。除此以外,炫辰师兄还给同学们简要地分析了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实证结果、结论和政策建议五方面,让同学们对原本艰涩难懂的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深化了同学们的思维。

陈泽宇师兄不仅给同学们的科研道路,还给同学们的人生道路提出了方方面面的建议。泽宇师兄建议我们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譬如多去参加研讨会、尝试上台演讲、尝试在公众号投稿等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能够锻炼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学术水平,还可以让同学们学会一些写文章、演讲稿的方法技巧。同学们的输入能力已经达标,但输出能力还略微有所欠缺,这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其次,泽宇师兄还认为同学们应当戒除拖延症的坏习惯,手头有东西就及时去做,拖到ddl之前再做绝对死路一条。泽宇师兄的分享切中实际问题,同学们听了以后对生活有了更清晰且合理的规划。

三、同学们的收获

“初入大学,一切都是陌生而迷茫的,幸得引路人——优秀的师兄师姐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更方面经验,使我收获良多。

大学学习与高中大不相同,自主学习与较强的思辨性让我无所适从。笔记跟不上,思路理不清,上课频率太低导致的知识遗忘......这都是我迷惑不解的部分。通过分享会,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时间规划,怎样做到“自律即自由”,怎样结合课堂PPT记笔记,并进行框架整理。学长学姐们的建议非常详细,甚至进行了分科目处理,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微积分要制作错题集,结合原理进行题目的理解;英语要锻炼自己口语和听力的水平;经济学专业课程也需要注重课本与课堂的对应……详细而科学的建议,实在是干货满满啊!

再者,大学不是单纯的象牙塔,上大学也需要和社会的链接与沟通,这就要求每个大学生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作为实践活动领域的小白,有幸听到各位大牛的讲解和分享,实在令人喜悦。特别是关于大创方面的问题,师兄师姐们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并教会我们怎样选择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选题并开展下一步的调研活动。作为志愿活动的爱好者,在这次分享会中,我也接触到了更多志愿活动的渠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千人百村”、“街巷访谈”等志愿活动的参与者。

学术研究一直是我的理想就业方向,但自己对它却又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皮毛,实在惭愧。通过第三次的科研分享会,我更加了解了科研的范畴和内容,也知道了自己与理想间的巨大差距。怎样选题,如何做实地调研,最终怎样写论文与实验报告,这些内容,事无巨细,都包含在了本次的分享会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师兄师姐提出了科研也需要复合型人才。经济学研究也需要极强的数学功底与英文阅读能力,甚至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是我以前从未想到的。确实是眼光过于狭隘了。如果未来我希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贡献的话,如今还是要多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衷心感谢各位学长学姐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三个分享会,让我颇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前路漫漫,我仍需砥砺前行。”

——周苏青

“经过几次分享会,我对于学习和实践、科研的确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师兄师姐们干货满满的学习经验分享和解惑为如何更好地学习知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其中关于笔记的作用、复习节奏、学习类比赛的准备尤其使我印象深刻。而在社会实践的经验分享中,关于社会实践经历的讲述和田野调查基本知识的讲解可以说点燃了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手触摸中国脉搏的热情与信心。科研分享会大佬云集,他们的科研经历丰富多样也精彩纷呈,也许遥不可及,但如果勇敢地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的未来也一定绚烂多彩!”

——肖垚然

“在学习经验、社会实践、科研经验分享会上聆听优秀的师兄师姐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师兄师姐向我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的真心建议倾囊相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在学习、实践、科研方面找到方向。”

——白津源

“从如何分配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学习时间,到千人百村——用脚步丈量中国乡土,再到潜心研究、躬耕学术,师兄师姐们三次关于学习、实践、科研的经验分享会,留给我的不止于思维的启迪,还有心灵的感动。

学习层面上,我对于不同于高中学习模式的大学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了更科学的参考指标;实践层面上,我对社会实践项目的内涵、组织、开展、意义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坚定了中特学子“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担当;科研层面上,我对于论文的撰写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体会到了科研道路的艰辛,也为我未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了新的选择。

分享会上,每一位师兄师姐都饱含真情,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我真切感受到了朋辈互助的温暖。

分享会如闪耀的北斗星一般,点亮了初入大学校园、尚且迷茫懵懂的我的青春之路,激励着我探索更多未知和可能,帮助我更快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

——刘坤源

四、结语

三次师兄师姐分享会让同学们对于未来努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很棒的一个开始。在学长学姐的尽力帮助下,同学们已经踏上了大学生活的正轨,而目的地则是遥远的美好彼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不懈的努力与辛勤的奋斗下,在老师的指导与自发的前进下,每一名中特学子都一定会在科研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